首页

国产黄金圣水

时间:2025-05-29 05:21:42 作者:最高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 浏览量:28453

  中新网重庆5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28日在重庆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发布第46批共5件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本批指导性案例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例,涵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放射性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尾矿库污染,严惩长江流域非法采砂等不同类型。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本批案例明确,人民法院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当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257号“北京市昌平区某环境研究所诉某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

  具体来说,建设项目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已经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最大程度预防或者减轻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应当依法认定不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风险。

  为避免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针对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指导性案例258号“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诉济南某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等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确立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及时采取了禁止令、先予执行等措施。

  这一案例同时明确,因两个以上依法负有消除环境污染风险义务的民事主体均未履行相应义务造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根据民法典规定,请求各民事主体就消除危险的费用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六集政论片《解码中部崛起》 第六集:统筹发展安全

在党中央一系列稳预期强信心政策支持下,今年8月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呈现积极变化,工业、服务业、消费、物价等指标表现均好于上月。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不仅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良好基础,也折射出开局之年的发展成色。

联合国报告:海地约540万人面临严重饥饿

宁德11月6日电 (林榕生)政协提案反映着社情民意,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记者6日从福建省宁德市政协提案委获悉,今年以来共收到提案450件,经审查立案400件,其中集体提案47件,参与提案委员296人。

(聚焦中非合作)摩洛哥驻华大使:愿为非中合作发挥桥梁作用

最高检指出,审查认定犯罪应当依法准确把握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本质特征。理解把握“多次盗窃”的规定,应坚持实质解释,不能简单认为只要“多次盗窃”就一律作为犯罪惩处。一方面应遵循“多次盗窃”与“盗窃数额较大、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应刑事处罚的行为具有相当的危害性;另一方面要把分则与总则结合起来理解,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进一步审查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是否应予刑罚处罚。

水利部:2023年中国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

绵延716公里的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亲河。它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明,也一度饱受“污染之痛”。河湖治理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要让全国大小河湖重焕生机,当时亟待一个全面革新的河湖治理体系。

硬核“追风者”:面对极端天气永远不要停止追击

广州10月3日电 (郭军 吕翀)10月3日10时58分,随着首对500米长轨换铺完成,由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铁集团”)建设、中铁二十五局参建的广州白云站枢纽工程正式进入长轨铺设阶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